来源:新浪 作者: 2008-03-06 10:06:13
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各个方面都超前发展,就拿学习走路来说,不少家长觉得也应该早开发,早练习,但却忽视超前动作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。北京儿童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孙琳提醒各位家长,应该按照生长发育的规律,宝宝一般在一岁左右就能学会走路,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。
据孙琳介绍,根据宝宝发育的一般规律,在1岁左右,大脑对于神经的支配也相对成熟,宝宝在这时开始学习走路,因为个体的差异,宝宝开始学走路的时间并非完全相同,专家提醒,最早学走路的时间也不应该小于9个月。一般来说,在1岁3个月左右,家长可以领着宝宝迈步,1岁半左右,宝宝可以扶着东西走路,1岁六七个月时,在家长的保护和协助下,宝宝就可以上台阶了。
另外,如果宝宝1岁半还不会走路,可能有两种情况,家长一定要警惕。一种情况是脑性瘫痪,可能是由早产或者脑部缺血引起的,另一种情况是髋关节脱位。
有的宝宝走路姿势异常,这时也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。走路总是脚尖着地,有可能是脑瘫引起的跟腱挛缩;而单侧髋关节脱位会使孩子走起路来踮脚(俗称“瘸”),如果孩子走路像鸭子一样左右晃动,则有可能是双侧髋关节脱位。
其实,对于髋关节脱位的症状,家长们完全可以在月子里就能发现。比如看一下大腿皮肤的纹路,看屁股是否对称,两条腿是否长短不一样,腿的活动灵活不灵活。通过简单的检查,家长就可以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发生髋关节脱位,越早发现,对孩子未来的生长发育越有利。
相关推荐:
小升初试题、期中期末题、小学奥数题
尽在奥数网公众号
欢迎使用手机、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,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!>>点击查看
欢迎扫描二维码
关注幼教网微信
gh_5735a1f9f07c
欢迎扫描二维码
关注奥数网微信
ID:aoshu_2003
广告服务 - 营销合作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服务条款 - 诚聘英才 - 教育图谱 - 手机版
京ICP备09042963号-17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
幼教网版权所有Copyright©2005-2017 www.t9y5xk.cn. All Rights Reserved.